中国林业网7月3日讯 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七彩云南,最亮丽的莫过于“绿”。从热带版纳到高寒迪庆,60%以上的滇域大地为莽莽森林所覆盖。52个民族,勠力同心,“天”字号工程让一度翎羽稀疏的“绿凤凰”,变丰满了,变美丽了,变成了“金凤凰”
绿凤凰·金凤凰
绿孔雀,百鸟之王,凤凰化身,象征着聪明、善良,吉祥、幸福,高贵、圣洁,自由、和平。
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野生绿孔雀约500只。
绿孔雀,幻化为云南版图,宛若一只巨大的开屏“绿凤凰”。天意之作,演绎出神话般传奇。
5月底,《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走进云南丽江、迪庆、大理,与“绿凤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奔来眼底的不只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古城,更有一幅幅奇异瑰丽的自然画卷——厚重的原始森林、勃发的人工森林、灵动的高山草甸、透亮的高原湖泊、烂漫的各色山花……尤其感人至深的是各族同胞那种执著的天保情结。
原始森林中的记者 章轲 摄
白马雪山高山杜鹃灿然绽放。余江 摄
属都湖畔飘逸的“胡须”。 王兮之 摄
“没想到,今年雨季提前了,往年都得到6月中下旬。”当地同志告诉记者。
来到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犹入梦幻一般的仙境。行走在原始森林,感叹生命轮回,大树东倒西歪,任其自生自灭,仿佛时光在穿越。
采伐迹地上的一个个残桩,似乎还在哭诉当年的伤痛。采访一路,所有人都认为,1998年中央如不下决心停伐,一片片原始森林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天保工程启动20周年,带动了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云南是我国最早实施天保工程的省份之一,到2016年,把非天保工程区的57个县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闫光锋告诉记者。
一地自有一地的特点,云南天保工程有什么特点?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万勇接受专访时说,有三大特点:一是具有国际影响,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接壤,湄公河、萨尔温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等国际河流的上游甚至发源地就在云南境内。二是国内生态区位重要,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三是生物多样性宝库,云南是全国乃至全球生物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寄望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既是对云南生态区位重要性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期望。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南北高差约6664米,云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寒带等7个气候类型的动植物。有脊椎动物2242种,其中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36种,约占全国的55.6%;高等植物19365种,其中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6种,占全国的47.2%。
省林业厅天保办副主任韩卫卫介绍说,20年来,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森林质量明显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林区民生不断改善,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和重建。据估算,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1年达1.68万亿元。
今日丽江,“绿色是底色,生态为本色”,市长郑艺郑重介绍,这里有“养眼的蓝天、养肺的空气、养生的食品、养心的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2月份刚到任的丽江市林业局局长沙玛阿嘎说,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实现了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三增长。金沙江流域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大减少,为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作出了贡献。这位云南州市林业局唯一的女局长还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小的目标,力争在任期内让森林覆盖率从68.5%跃升到72%。
丽江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格茸·努布一回到家乡泸沽湖,就领着记者去湖边看一个叫大沙坝的地方。一看,不仅不见沙子,还像一个公园。他回忆当年上学途经这里时,山洪把桥冲断了,大量沙石直泻湖里。年复一年,淤积出一大片沙石滩。天保工程的实施,再加以综合治理,遏制了水土流失。植树栽花种草,把大沙坝改造成了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泸沽湖,远看近观,都那么透亮怡人。丽江市林业局负责宣传工作的李梅介绍说,云南管辖的这一部分,水质达到了一类,透明度超过12米。泸沽湖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李连翔补充道,湖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野鸡啊、麂子啊,还有小熊猫啊、猴子啊,现在巡山时常常碰上野生动物。”玉龙县黑白水林业局甲子天保站站长邓启飚比划着介绍,对成群的野猪还得防着一点。
普达措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中心,以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相称,去年被列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大小小的树上都飘着“胡须”,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香格里拉市林业局局长安伍七林指着解释,这叫松萝,是滇金丝猴的美食,也是最好的空气监测器,有污染的地方就长不了。在这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呼吸,感觉倒比海拔3300多米的城区顺畅多了,森林氧吧果然有神功。
“1998年以前,州财政收入80%主要靠天然林采伐。”迪庆州林业局副局长和向城介绍说,“现在森林覆盖率超过75%,累计少砍480万立方米。红豆杉、云南榧树、珙桐等得到有效保护,滇金丝猴、黑颈鹤等动物明显增加”。
在大理州巍宝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林中,竟见到有三四十米高的华山松。主君阁院内有棵400多岁的山茶花,高达19米,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人工栽培最高的山茶花树”。漾江林业局副局长许林杰解释,巍宝山是彝族祭祖圣地和道教名山,当地有自觉保护林木的习俗。
玉龙雪山的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 王兮之 摄
泸沽湖,水山与长天一色。 姚金林 摄
“绿凤凰”靓起来了,“金凤凰”随之起舞。
重楼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我弟弟种了1亩重楼,10年收入100万元。”听了丽江市林业局天保办主任和海斌的介绍,记者惊羡不已。“20年来,丽江新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青刺果等474万亩。林农收入从670多元增加到2017年的8750元,林业产值从6亿元提高到94亿元。”
天保工程启动后,森工企业面临转型。为此,多方探索“靠山吃山”的新路子,在如何“靠”如何“吃”上大做文章,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和企业职工增收三赢之路。有的企业不仅自身发展了,还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来到金沙江大拐弯处的石鼓镇,“万里长江第一湾”的壮观奇景因大雨滂沱而无缘欣赏。普米族村寨的10多位村民正在药材基地冒雨拔草。地是丽江森龙实业有限公司从村里租来的。
“森龙公司来了后,我们有活干了,大家都像我一样放下斧子,拿起锄头种药材。”村民和亮清笑着说,白天在基地打工,早晚为自家干活。去年打工挣了9000元,核桃卖了5000多元,今年自己想种几亩药材。董事长和立文说,公司一年可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岗位,租地再加劳务就给了村民700多万元。丽江雪鹿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除了自己养梅花鹿,还带动1030农户养,户均收入能到1.5万元。
森林旅游成了云南的一大亮点,省林业厅调研员雷玮介绍说,这与实施天保工程后,整个森林品质提高有很大关系。像西双版纳州,随着旅游“二次创业”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森林旅游已成为带动该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迪庆州天保办主任杨四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森林旅游收入大增,一改州财政“独木支撑”的局面。如普达措门票年收入超过2亿元,每年反哺每户村民7000元。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张瑛介绍,上山的3条索道年收入过5亿元。管护局办公室主任和荣华说,给周边社区反哺金,不论老少每人一年9000元。
这次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而认识到护林的重要性,从过去的不配合到现在的积极参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些地方招聘护林员,还出现了竞争上岗的场面。
家在云海间 姚金林 摄
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的夏季 余江 摄
在这次云南和前次海南的采访中,不时想起当年朱镕基总理接见劳动模范马永顺时的经典镜头。“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记者认为,这不仅是对马永顺说的,也是对这个伟大群体说的。如森龙公司职工即是这个伟大群体的代表。20年前,因伐木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年后,因保护天然林又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当年,响应祖国号召,不少人远离故土,告别亲人,有的从大东北来到了大西南。在从砍树人变为栽树人护树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他们克服了不少为外人所不知的困难。
社会上有人羡慕他们“游山玩水”,却没看到他们日复一日的枯燥、艰辛和危险,没看到他们低收入带来的生活窘境。
大理州漾江林业局局长胡江说,由于当地没有国有天然林,就没有相应的管护费,多年来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丽江市宁蒗县林业局天保办主任余大欣也谈到,全县789位职工人均年收入2.4万元。这在贫困地区也是算低的了,但他们依然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为天保工程而忘我工作。
巡山,划伤摔伤、蜂螫虫叮都是小事。据护林员说,最怕的是山蚂蟥,一旦叮上,伤口难愈,奇痒难耐。记者孤陋寡闻,不知高海拔地区也有山蚂蝗。进原始森林去看科研样地,刚走几百米,不知啥时,山蚂蟥竟叮上了陪同采访的玉龙县林业局局长李金明。又是拍打,又是火烤,好不容易才弄下来。
一路的所见所闻,令记者一次次感动,一个个伟岸的形象至今仍在脑海里回放。
“丽江市劳动模范”王凤君,身材瘦小,几乎走遍了宁蒗的山头地块,渴了,喝山水;饿了,吃干粮,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改当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局面。
李忠义,香格里拉市一位50多岁的护林员,前年巡山时因迷路而牺牲。一发现没回来,便发动几百人上山也未找到。到第二年发现时,已是无法辨认的白骨。
去年5月8日,迪庆哈巴雪山突发森林大火,在前线指挥扑火的香格里拉市市长陈群和林业局局长安伍七林、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鲍国军不幸严重烧伤。
背着印有“为人民服务”挎包的55岁护林员农农,一个馕、一块奶酪和一瓶奶茶就对付一天。一次巡山遇见狗熊,虽没被撵上,但摔伤住了一个多月医院。
宁蒗林业局第二分局永宁管护所副所长和秀兰,家住泸沽湖边。家里靠旅游致富了,如回家干旅游,收入要高得多,但她依然坚守在护林第一线。
邓启飚是林二代,1983年17岁就上了山,干遍各个工种,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年纪轻轻的他得了腰肌劳损,每天都得喝点酒驱寒解痛。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胡江,带领团队融入了当地工作,获得地方和职工的好评。在棚户区改造中克服种种困难办下房产证,解决了全体职工的后顾之忧。
黑白水林业局管护员王霞放弃了做“白衣天使”的梦想,昆明医学院毕业后,便毅然来到山区干起了护林工作,被大家称为“护林女神”。
“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郭华,1990年进入碧塔海保护所,与盗伐分子作斗争,曾险遭围攻暗算;拒绝亲戚朋友占国家便宜,曾落了个六亲不认的“骂名”。
指着陡坡上那片林子,爱说爱笑的小中甸国有林场职工罗化英,回忆起2000年的那次造林任务仍心有余悸,“累得透不过气来,每人一天要栽400棵树,真是盼着太阳快下山,锄头赶紧坏”。
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日出 余江 摄
天宝雪山下的红松林和云杉林景观 余江 摄
如何建立天然林保护的长效机制?天保工程二期之后会出台什么样的后续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和“天保人”最为关心的。
适地适树乃自然法则,那么,“适地适费”似在情理之中。国家经济实力比10年前强大多了,有没有可能再进一步加大投入?
高海拔地区、干热河谷地区,是难啃的硬骨头,造林成本越来越高。在海拔3700多米的建塘镇洗脸盆垭口,几年前造的林,死了不少,活的也就二三十厘米高。和向城坦言,迪庆海拔高,土地贫瘠,树生长慢,同样是在云南,西双版纳栽活一棵树,难度就要小很多。“造林绿化,全国补助一个尺度。公益林补助、保护区内外补助一个样。希望能出台差别化的补助政策。”
不少森工企业职工谈及“同工不同酬,心里不平衡”时说,不只是个收入问题,还有个公不公的问题。如宁蒗、巍山等地,干同样工作,因身份不一样,收入相差一两倍。职工人数与管护面积不匹配,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是历史造成的。迪庆等地陆续实现了同工同酬,香格里拉市林业局司机张继牛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心气顺了,工作积极性爆棚,再三感谢党和政府关怀,感谢领导不懈努力。
还有一个“结”,记者在全国多地屡屡听到,就是江河上中下游的生态补偿问题。上游地区为中下游发展作出了牺牲,中下游地区该以什么方式回馈?如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从国家层面考虑,如何让长江中下游补偿?
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管护费都按统一标准发放,能不能按生态区位重要性划分若干等级?甚至细分到林分质量、龄级等影响生态价值的因素。从全国来看,不同地区经济实力不一,生态补偿金相差很大。为解决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资金渠道单一的问题,有专家建议通过碳汇交易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下发的《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对国有林区的财政支持。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中央财政通过适当增加天保工程财政资金予以支持。结合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适当调整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费和社会保险补助费的财政补助标准。”这表明天保工程在国有林区的重要地位,中央要求财政支持天保工程,并提出应以“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参照标准。事实上,天保工程在非国有林区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不能参照执行国有林区相关政策?
万勇介绍说,对职工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林业厅为全省企业转型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工作还在继续推进中。关键还是各有关部门应鼎力合作出台相关政策。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金旻告诉记者,各地反映的问题都会统筹研究,将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文件中得到体现。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他认为,“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要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
习近平总书记为生态补偿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解决路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关部门会落到实处。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绿凤凰”“金凤凰”在新时代比翼齐飞。
雪山与林海 余江 摄
远眺哈巴雪山 余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