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65365
>
专题展示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中国林业发布
移动客户端
“中华水塔”护绿人青海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纪实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17-08-22
来源:
天保办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中国林业网8月22日讯
作者:人民政协报 王硕
很多人也许对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还记忆犹新。灾难发生之后,党中央、国务院痛定思痛,果断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的重大决策并开始试点。通过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世界大气水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调节区。
为守护这里重要的天然林资源,1998年,青海省响应国家政策,发布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并从2000年起,正式启动实施天保工程,将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7个市(州),共39个县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4.3%。
转眼间,19年过去。记者来到青海发现,曾经的荒山野岭披绿拥翠,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曾经手中拿着斧头油锯的采伐者拾起了铁锹树苗,变成了这片绿意的忠实管护者———
1 坚守的力量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扎龙沟护林站,57岁的护林员赵国昌已经在林场工作了40余年,跑遍了林场的每一寸土地。
这位最初的伐木工人几乎对林区所有的植物都如数家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它们。
早晨8点,天还没有大亮,赵国昌和同伴就从护林站出发开始一天的巡山工作。他们要在林区内巡查是否有森林火灾发生,有没有人盗伐、滥砍林木,非法捕猎,随意放牧,是否有森林病虫害发生……
骑着摩托车走到山脚。由于山路崎岖,他们就把摩托车放在山脚下,徒步进入山中。陡峭的山路让一般人跌跌撞撞,他们却健步如飞,一走就是10多公里。
中午赶不回管护站,护林员们只能在山中吃饭。好的时候带着方便面、暖壶,能吃点热饭;更多的时候,就是凉水就饼。下午继续巡山,直到太阳落山……
巡山时候并不是那么安全。遇到大雨,有时山上的巨石都能冲下来。下雨路滑,护林员们只能坐到地上顺着坡滑下来。赵国昌记不得有多少次自己滑到山脚,变成了泥人。
护林员每两周会有一天休假;但到了防火期,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和高火险气象条件时段,全员要对重点火险区严防死守,往往也休息不了。成为护林员近20年,赵国昌有一半的除夕夜没能在家里过。
“顾不到家,愧对家人。”北山林场场长赵昌宏说出了这些护林人心中最大的遗憾,动情处不禁有些哽咽。
2006年,赵昌宏曾送一个退休的老职工回家。“很长时间没有回去了,他都找不到自己家。好容易找到了,媳妇不让进,说‘年轻的时候不照顾家里,老了回来干什么?’”
更难的是,由于在山林中很少和人接触,护林员们越来越不会和人交流,变得越发沉默寡言。“有几次我们来站点检查,这些护林员由于害怕交流,就跑到山上,不见我们。“赵昌宏说。
除了生活上的寂寞,护林过程中还有很多委屈。
在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林场,54岁的金永寿在林区已经工作了35年。他清楚地记得,天保工程刚实施时,有些周边群众并不理解。“当时百姓都烧薪柴,一下不让砍了,很多人并不习惯。到了百姓家里,连水都不给喝,还说‘不让我们烧柴,哪有热水喝’。”
不少护林员遇到过冲突。门源县浩门林场的护林员关海文记得,“有一次,周边的老百姓在林区随意放牧,我们去劝阻。”有的老百姓不听,“冲上来就打我们。”
有苦有累,有汗还有血,但是这些护林员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了下来。凭借着他们的守护,大片宝贵的林子躲过了火灾、人为破坏、病虫害的侵袭,换来了如今的壮美风景。
数据统计,青海天保工程管护面积如今达5517万亩,通过常态化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行动,青海已经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且无公害防治率达98%。
根据2016年年初公布的研究结果,青海省生态资产总值为18.39万亿元,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300.77亿元。不仅为青海本省,每年为下游地区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就达4724亿元,其中淡水资源、水电、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四项服务价值高达2649亿元,“中华水塔”已名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护林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也许每个护林员都很平凡,但在这个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不怕劳苦,坚持二三十年就是伟大。”赵昌宏很为自己的职业骄傲。
“这些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林子保护好了,心里开心。”
2 让人因绿而富
几十年的实践让人们知道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做好生态保护,仅靠政府投入并不持久。只有周围的群众富裕了,林区才能管好,效果才能持续。
在北山林场加塘苗圃,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20多个品种的树苗在群山环绕之下茁壮成长,一眼望不到边。
北山林场生产科科长韩玉先已经在林场工作了30余年,见证了林场这些年的变化。
“我们的苗圃已经成为了林场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培育的苗木销往青海本地、内蒙古、新疆等很多地方,大受欢迎。”
同时,由于林场的带动,种苗产业已成为林区农户的支柱产业,林区造林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原来周边百姓经常到山里偷伐木头,现在农户们可以来林场工作,林场对他们进行培训,农户自己也开始种植苗木,慢慢都富了起来。以前周边村民家有个摩托车都很罕见,现在几乎家家都开上了小汽车。”
更让韩玉先欣慰的是,耳濡目染之下,通过育苗,农户们对保护森林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现在农户看到有人在山上生火,都会主动去劝阻。”
除了发展种苗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在林区也蓬勃发展。
例如,作为青海省的“北大门”,门源县大力拓宽林下发展模式。在仙米林场,林下土鸡养殖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中藏药材种植也呈规模化发展态势。
同时,林区还把绿化造林与脱贫攻坚相衔接。门源县确定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脱贫与脱单相结合”的思路,成立了门源县绿化园林有限责任公司,由县就业部门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从县里大龄未婚青年及贫困劳动力中优先选派200名务工人员,经过专业种植技术系统培训后,上岗从事绿化造林工作。仅2017年至今,大龄未婚青年劳务队就完成造林1500亩,实现劳务收入45万元。
生态公益性护林员更成为贫困劳动力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
56岁的韦成恩如今在门源县浩门林场担任生态公益性护林员。在此之前,由于家里孩子多、给儿子娶媳妇、送孩子上学的学费支出一度让这个年收入不过1万元的家庭陷入窘迫之地。
担任了生态公益性护林员之后,每年有了1.2万元的劳务收入,再加上每年养殖牛羊的收入,年收入达到2.5万元,逐步让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
和韦成恩情况类似的人还有许多。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青海省共设置天然林生态管护岗位13187个,其中生态公益性护林员3301人,年人均管护工资达11587元,农牧民群众切实从森林管护中得到实惠,参与生态管护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3 用制度和技术强化支撑
随着护林的深入,人们越发感觉到天然林的有效管护需要制度和技术的支撑,各林区也正在不断地探索。
打开互助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护林员的巡山日志,里面记录了护林员一天的经历,包括天气、区域、发现的异常情况等。为了怕有少数民族护林员不认识汉字,还专门设计了插图,让护林员可以按图记录。
这是青海省用制度护林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如今青海的天然林责任区已经落实到山头地块、具体责任人,每个护林员年初都要签订管护合同书并进行年终考核,对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各地政府、林场、营林区、天保站、护林员也要层层签订天保责任状。
青海省还首创了全国国有林场考核评比先河,对全省102个国有林场为主体的国有管护单位每年进行考核评比,建立了导向明确、奖优罚劣的机制。
用制度管人,更要用提高待遇“留人”。
林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交通、水、电、暖的供给,管护站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青海省专门为天保工程区长期从事森林管护的4500余名社会护林员购买意外伤害险,解除护林员的后顾之忧。
“以前林区一到晚上连照明也没有,许多路不通,只能靠骑马。员工精神面貌差,人也留不住;现在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护林员也有了精气神。”赵昌宏对这些变化感受深刻。
技术手段也成为护林的重要支撑。
走进青海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的三防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南北两山林区监控点的实时状况。通过安装高清的视频监控,一个摄像头可以覆盖5公里~10公里的监控半径。“管护人员能快速发现林区的异常状况,特别是在防火期,降低了管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青海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绿化处处长朱洪杰介绍。
“这套系统的精华是数据库的建设。例如,随着将林业资源和救火资源纳入数据库,碰到火情发生,可以迅速规划出路线;监测病虫害时,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比,对病虫害进行预警预报。”
据统计,如今在青海的众多林区,已经通过监控铁塔、视频监控、无线网络传输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护林员手持终端GPS等逐步建立立体感知、管理协同、服务高效的林业三防智能预警信息综合平台,极大提高了管护效率。
“青海越来越美了……”
“山沟里的小溪和瀑布多了,在一些地方消失多年的棕熊、马麝、马鹿、金雕等重现了身影……”
“曾经黄土飞扬、泥沙俱下的情况近年来明显少了……”
这一句句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就是青海实施天保工程最大的收获。
绿海欢歌之中,以林业人为代表的青海人正坚守着我国宝贵的生态屏障……